【概況】縣工商業聯合會是縣委領導的以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為主體,具有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共有會員1236個,其中:企業會員128戶,團體會員19個,個人會員1089人。
【理想信念教育】組織民營經濟人士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致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成立70周年賀信重要精神和全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等。在縣委黨校舉辦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理想信念培訓班、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宣講與政策理論培訓班、形勢政策教育等,培訓280多人次。通過線上方式,組織民營企業家參加全國工商聯舉辦的民營企業高管金融研修班、商會調解培育培優培訓班、隴企大講堂等,參訓680多人次,民營經濟人士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增強。
【對外交流】發揮工商聯橋梁紐帶作用,多形式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向全縣民營企業家發出《關于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的倡議書》,組織執常委企業家圍繞如何做好招商引資工作開展專題培訓2次,召開座談會2次,配合完成“蘭洽會”“民企掖行”各項工作。多次與新疆、廣東、重慶等地工商聯和甘肅商會及民樂籍在外杰出人才溝通聯系,推介全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組織縣餐飲商會赴成都等地開展考察學習和招商活動,投資1700萬元,打造食尚老街小吃城和步行街,入駐特色小吃、品牌服飾等商戶50家。加強與縣外工商聯和商協會組織的溝通交流,縣工商聯與渭源縣、敦煌市工商聯締結為友好工商聯,縣餐飲商會與通渭縣餐飲商會、縣電商協會與敦煌市川渝商會締結為友好商會,工商聯和商協會組織對外交流渠道不斷擴展。
【調研紓困】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全力優化營商環境。開展“誠信興商”“誠信興企”活動3次,參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826家。結合“三抓三促”行動和全市“千企紓困”“民營企業集中服務月”活動,開展5次民營企業紓困調研,走訪民營企業57戶,收集民營企業反映的問題12條,解決問題10條。聯合縣人社等部門舉辦民營企業招聘周和金秋招聘月活動,提供就業崗位1875個,發放政策宣傳材料2000余份,達成就業意向520多人。推進“同心·律師服務團”服務民營企業相關活動,提供法律咨詢79人次,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創新服務】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縣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幫助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思路,提升發展質量,堅定發展信心。開展企業“暖春”系列走訪活動,走訪濱河集團等會員企業47家。引導民營企業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一屏四城五區”建設,將10名民營經濟人士列入優秀企業家培育計劃,培育菜源商貿、鴻飛生物等民營骨干企業5家。成立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化解企業各類商事糾紛213起,促進商事糾紛及時、高效化解。做好濱河集團等6家全市“十強雙百”培育工程企業的服務工作,推薦濱河集團成功申報全國第九屆“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華瑞農業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銀河集團成功獲評省級“綠色工廠”,豐源薯業申報全省“萬企興萬村”甘肅行動實驗項目,縣電商協會被評為市級“四好商會”,推薦餐飲商會申報省級“四好”商會。
【光彩事業】引導基層商協會和會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參與光彩事業和公益慈善活動。組織民營企業和商會在第三十三次“全國助殘日”主題系列活動上捐款捐物2.5萬元。協調甘肅省扶貧基金會及本縣22家愛心企業籌資開展“助力鄉村振興·童心關愛計劃”成長包發放活動,為505名農村孤困兒童捐贈愛心成長包價值27.67萬元。開展“民企興村”助推鄉村振興活動,引導執常委企業與鄉村振興示范村對接,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愛心民樂”活動,機關黨員干部下沉高郝村,扎實做好12戶幫扶對象的關愛服務。